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类以好奇之心执着探寻因果和完美,逐渐建立了庞大的宗教、哲学和科学体系。

区块链将我们真正带到进化周期的入口,人类将会迎来崭新的,完全围绕数字建立一切生态的文明旅程。

让我们的故事从“为什么”开始吧。

 

作为天生就拥有好奇心的人类,自从两三百万年前诞生以来,就不停地在小本上记录着、思考着。我们发现钻木可以取火,就学会用它驱赶了野兽,带来黑夜中的光明。而后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我们才终于弄清楚是物体高速摩擦的热能(温度)和空气中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了火苗。

 

我们观察树叶是绿色的,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因为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没有帮助,所以树叶不吸收把它都反射了出去,这样才让我们看到绿色的叶片。我们见到鸟儿能够飞翔,接着一次次模仿它插上翅膀,直到有一天真的就像它一样能够翱翔在蓝天;我们看到鱼儿在水里畅游,之后我们逐渐发明了木舟、轮船,让人类也得以驶向大海远处。

 

宇宙起源 宗教与艺术 哲学与科学 —

 

经过漫长的累积,人类知道了越来越多的东西,也了解到一件事情的出现往往是由它背后另一件事情所引发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割裂的线索一一找出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事物的真相。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出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们是没有能力分析出这些原因的。由于生产水平低下,早期的人类不得不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采集、狩猎、耕作织补等劳作中,只能利用仅剩的一点闲暇望望天边的日月,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起起落落,又为何会发出明耀的光芒。

 

我们会在找寻食物的时候遭遇雷电,会在航行的时候遇到狂风暴雨,在寒冷的冬天,一场大雪会让我们饥寒交迫。人类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于是我们就想象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灵”的存在,它的意志主宰了我们看到的一切,甚至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由此诞生了最为古老的“宗教”。

 

古时候的宗教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教义、组织和仪式,更多是一种人类在面对未知世界的时候,内心的恐惧、渴求安宁以及追求幸福等原始冲动的反映。

 

南美洲的玛雅人崇拜太阳神、雨神、风神、五谷神等,太阳神居于诸神之上,被尊为上帝的化身。他们相信灵魂不灭,只是通过不同的肉体传承,所以祖先的祭祀仪式也十分盛大。

 

勇猛的维京人(北欧)崇拜战神奥丁。根据民间传说,奥丁神是在小时候喝了蜂蜜酒获得力量,所以当一位勇士战死沙场,升入天堂——瓦尔哈拉殿堂时,会得到一杯蜂蜜酒作为奖励。航行的时候,维京人会遇到月食的现象,刹那间大海和船只被漆黑笼罩的情景十分恐怖。由于难以进行科学的解释,他们认为这是住在天上的狼人将月亮啃食掉了,于是会一起嘶喊、怒吼,渴望借助战神的力量驱赶狼人。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渐渐了解到各种神秘现象出现的真相。我们不仅能够清楚地阐述月食是由于地球运转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所产生,而且还可以准确推测出下一次月食产生的时间。我们甚至发明了先进的宇宙飞船,并且早在几十年前就踏上了那块当时被维京人认为会有“狼人”出没的地方。

 

从过去只能被动的祈祷,人类慢慢的开始可以用逻辑和理性解决遇到的难题。再后来,我们将这种思辨推理的方式从模糊的图腾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名为“哲学”的学科。

 

可考的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诞生在公元前624年古希腊的米利都。伴随着哲学的出现,人们对于宇宙和世界真理的追求才开始逐渐与宗教分离。我们的疑问从朴素的“为什么”,也开始演化成最为核心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向何方”三个问题。

 

在哲学的统领下,人类发明了各式各样精密的实验仪器,帮助我们观测星空和测量水文。我们将研究这些领域的理论称之为自然科学,顾名思义就是探讨客观世界存在的研究的集合;与之对应的则是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生存繁衍的社会,个体以及群体之间的分工协作等等。

 

我们一边仰望浩瀚星辰,一边思索自身在此之中存在的意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们拥有了越来越精良的工具,不断地描绘清晰宇宙的轮廓。我们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发现,用纸和笔记录下来,并且标注清楚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基因和智慧绵延传承,蒙昧和未知渐次隐退,人类期待着有一天,将世界的真相全部探明。

 

如果一切皆有因果,那么我们只要溯着这个逻辑链条向上,最终就能够找到宇宙的终极,并且回答清楚我们存在的意义。但真的如此吗?我们都见过河流和瀑布,我们知道它们是由雨水形成的;雨水则是太阳照射海洋,水汽蒸发后的结果。我们又知道太阳照射的巨大能量源自内部氢原子结合成氦原子,而氢原子最后得自宇宙大爆炸(该理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力,也最被广泛认可的一种学说,核心观点是说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

E=MC^2

其中M代表物体的静止质量,C为光的速度(约等于3×10^8米每秒),E为能量。我们不打算详细地叙述公式的涵义,只是借用它说明宇宙的两种基本材料——物质和能量(事实上,它们之间可以互换,或者说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在大爆炸瞬间,充满能量的宇宙就此产生,并且随着能量带来的膨胀,就像吹大气球一样,物质和空间也伴随出现了。与西方不同,东方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对宇宙价值的表述会更加抽象和强调意会,但其核心含义与大爆炸的理论类似。最具代表意义的学说来自于道家的老子,总共只有十三个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们紧接着会继续询问,大爆炸产生了这一切,那么最初产生爆炸的能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科学给出的答案是Nothing,也就是没有任何催生大爆炸的能量的来源。这是因为宇宙由正、负两种能量组成,两者相加为零,所以宇宙的一开始为空无。

 

这很难理解,让我们用一个日常的比喻来解释。一个人想堆出一个小山丘,他需要用铁锹将地上的泥土铲出来,然后再在附近慢慢堆集成山。这个山丘就好比宇宙的正能量,而铲完泥土后留下的土坑就是负能量,如果你把两者相加到最初的样子,那么整个山丘等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对应的就是宇宙的空无。

 

宇宙就像是个超大的电池,事物的正面就是我们所见到的质量和能量,也就是山丘本身;对应的洞和无数的负能量,则散布在空间之中。空间本身就是巨大负能量的储存处,这样足以确保一切总和为零。

 

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不满足于现状的人类又开始发问了:既然宇宙能量正负总和为零,那又是谁一开始启动了整个过程,让宇宙可以无中生有?宇宙又是如何得以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我们知道在宇宙大爆炸后的100多亿年中,随着温度的下降先生成夸克、电子,夸克复合生成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生成几种最简单的核素;接下来温度继续下降,核与电子生成周期表中最前面的氢、氦等元素,成为宇宙弥漫的物质;再之后在恒星的进化过程中生成直到铀的其他元素,这当中太阳作为亿万恒星中的一颗,其所处的星系在演化过程中生成了我们居住的地球(距今约46亿年前)。

 

这之后,由氨基酸与核苷酸开启了生命和生物进化的历程;最终,地球上出现了具有主体意识和认知能力的人类,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样子。爆炸后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问题的关键剩下,究竟是谁设置了那个爆炸最初的奇点?难道它真的可以凭空出现么?

 

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物质并不能无中生有。但是根据量子力学的法则(该理论已经被实际应用到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构成物质的最小的单位:粒子和质子是可以随机出现的。既然宇宙曾经很小,小于质子,那它就的确可能凭空出现。

 

在宇宙最初的状态下,时间本身并不存在,它和空间一样,也是伴随大爆炸而同时产生。按照上述的推断,一切的时间、空间在最后都在奇点处完结。这样的话,我们前面谈到的宇宙的终极就出现了,奇点就是终局,也是所有因果联系的终点。在这个点上,已经没有更上一层的因,它就是宇宙的起源。问题的答案是一个不受任何外部因素控制的、随机出现的奇点,造就了我们全部的宇宙。

 

我们当然可以问,那又是谁设置了这套凭空出现的随机法则呢?笃信科学的人们认为法则本身就是宇宙自我创造的,因为在奇点的时候甚至不存在时间,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创造者有机会“存在“。另一些人则认为,或许这就证明真的有“上帝”存在,正是他编好了规则,并让按钮随机启动,由此创设了宇宙和人类。

 

事实上,根据盖洛普的民意调查,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信神者竟占93.27%。该调查还对最近300年300位最知名科学家的的历史资料展开了分析,发现信上帝者高达92.4%。这其中包括几乎所有曾对科学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巨人,比如最伟大的两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牛顿,以及电报之父莫尔斯,无线电通信的发明者马可尼等等。

 

所以我们看到,即使在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以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代表的宗教组织依然充满活力。人类潜心钻研各种科学理论,试图找出所有的因果联系,但我们依然有太多无法被合理解释的事情。我们不断探求宇宙和世界的规律,但即便是经过无数次精密推演的大爆炸理论本身,也仅仅是人类通过目前智慧的发挥得出的猜测而已,或许所谓真相完全不是如此。

 

终究有一天,这个宇宙可能走向灭亡。或许会再次形成一个新的点,然后重新大爆炸,并从中诞生又一个宇宙?在这之前,地球会消亡,人类可能灭绝,然后又会产生新的物种?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精确地回答哲学的终极命题,那么如此忙忙碌碌的我们,到底是在追寻着什么?在短暂的宇宙旅程中,我们最终希望自己能够去向何方?

 

“珍珑”棋局 维特鲁威人 完美与黄金分割 —

 

让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尝试一窥人类的内心。围棋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棋类游戏,它起源于古代中国,被认为是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传统的武侠小说中,有过多次关于“珍珑”棋局的描述,说的是高手布下奇巧构思的盘面,解局人往往很难应对。后来“珍珑”也被引申为一种状态,指由于对弈双方均没有任何作棋错误,最后下出非常高技术的平局。

 

维特鲁威是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师,根据其在《建筑十书》中关于人体比例的描述,达芬奇绘出了流传于世的素描作品《维特鲁威人》。该作品的精妙在于其在多处符合黄金分割(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均约等于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最能引起和谐美感。

 

完美是在上面“棋”、“人”故事里的共同追求。“珍珑”实际上代表的是一个完美的想象,我们知道围棋有361个点位,对战中黑白双方轮流执棋,通过围堵对方取胜。围棋规则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宇宙、阴阳、时局谋略等的领悟,不仅仅只是胜负的游戏,更是东方哲学的注解。

 

同时,围棋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隔手提劫”的规则。简单来说,黑白双方都把对方的关键棋子围住,这种局面下,如果轮白下A处,可以吃掉一个关键的黑子,如果轮黑下,同样可以把A处关键的白子吃掉。但如此往复就会形成死循环,所以根据围棋规则规定“提”一子后,对方不能马上回"提",要先在别处下一着,逼迫对方不得不应一手之后,再回“提”。

 

 

围棋的“劫”来自佛教,是“劫波”的简称,意为极长远的时间。古印度传说宇宙经历四十三亿两千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此周期叫做一“劫”,也就是又一次新的循环。围棋的这“隔手提劫“的规则看似简单,实则在博弈循环和演进的奥义之中,加入了中国人对于人生、格局的深刻理解,这也大大增加了对局的复杂性,使得围棋全部合法局面数值将至少达到2.08*10^170(实际可能对局数还要远多于这个),比国际象棋要高出6-9个数量级。如此复杂的下法,即便是最顶级的大师或者计算机都不能保证完全不犯错,因而“珍珑”就只可能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当中。

 

 

“如果你双腿跨开,使你的高度减少十四分之一,双臂伸出并抬高,直到你的中指的指尖与你头部最高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你会发现你伸展开的四肢的中心就是你的肚脐,双腿之间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达芬奇根据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阐述的人体规律,将美的生物学基础(形体和比例)和几何学知识(方形和圆形)联系起来,运用黄金分割画出了符合“完美比例”的男性身体素描。事实上,除了人体自身在很多地方符合黄金分割定律之外,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音乐绘画和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

 

黄金分割最早由毕达哥拉斯从铁匠的打铁声音中发现,然后他又将这一悦耳的声音比例用数学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在这之后,从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故宫,到我们现今世界的信封、海报、火柴盒设计等,都暗合这一定律。

 

 

为什么是0.618?从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其双眼视域的生理原因,经过先天视觉识别能力的遗传和沉淀,导致这个比例令我们感觉舒适。其他生命比如植物也与“黄金分割“有深刻的联系,我们知道花和叶的器官是螺旋上升式生长的,这样保证了叶与叶之间不会重合,下面的叶片正好在上面叶片间漏下阳光的空隙地方,从而可以获得最大的采光面积。也因而,叶片的排列会是沿对数螺旋按圆的黄金分割盘旋而生。

 

说到这里,不自觉的我们又走到因果的联系当中。顺着问题向上,我们又可以再次推测出叶片需要太阳的光照,它背后的能量,乃至整个宇宙的形成。可以说,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全部世界,包括我们人类自己,最终也都来自那个浩渺的深处。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精确解释完美的0.618形成的原因,而且即使遵循这一完美规律形成的人体,本身也有诸多的缺陷。比如被迫变成柱状的脊柱会难以支撑直立行走后的人类的压力;女性骨盆过于狭窄和男性生殖器官裸露在外,前者可能带来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后者使睾丸有遭受撞击的风险,以及容易在低温环境下被冻坏等等。

 

从来没有绝对的“完美”,然而人类却时时刻刻没有放下对它的挂念,并且一有机会,我们就会奋不顾身的希望哪怕能再靠近它一点。宇宙无边无际,其间潜藏的秘密都等待着人类去开启,它本身却是无言的,就那样静静地伫立在无垠的时间和空间之中,等待这些心生好奇、追求完美的生命向它张开双臂。当我们发现又一个新的规律的时候,就好似遇见雾气氤氲的清晨中剔透晶莹的露珠,暗色弥漫的深夜里依偎池畔清丽的紫藤,整个精神都会变得清爽而心生欢愉。

 

— 数字无界 区块链 劫波 —

 

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动态的数学方法将宇宙和自然的物理法则和背后蕴含的哲学逻辑联系起来。从那一刻起,我们得以用一个全新的数理视角看待我们身处的宇宙、天空、海洋和脚下的土地。

 

站在牛顿先生的肩膀上,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清晰获得我们存在的坐标和意义。数字的价值从那刻起已经离开了理论家的书房,悄悄地跑进露珠的细胞和紫藤的根茎。之后的几百年来,方程、公式和定理不断演变,借助它们,人类将模糊的世界一一擦拭,也将好奇的的小本子记录地更加规整和缺少误解。

 

如果说艺术和宗教的不确定性本身给我们带来了期盼、想象和主观的美感,数字则将世界的另一个面貌中包含的物质和能量用简洁客观的语言展示了出来。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类,将写满演算的草稿纸背后闪烁着光辉的智慧带到世间,塑造了无数个人类文明的丰碑。

 

近几十年来,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诞生再一次拓展了数字世界的外延。数字的力量得以从物理、生物的世界进入到虚拟的信息空间。我们可以将人类数百万年智慧的结晶灌输其中,然后借用机器的大脑,探寻大千宇宙的奥秘。

 

数字世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它将伴随我们追求完美的脚步,朝着更高的山峰去攀登。如果从更长时间的人类历史来看,数字世界意味着人类社会将逐渐由过去的固态过渡到液态,协作和连接将在这个液体时代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

 

数字将闯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过去的秩序重新改写。比如我们说到无人驾驶,就是计算机将数字化的程序输入车辆,通过这套程序来决策行驶的方向;比如我们说到医疗保健,数字组成的算法会代替医生给我们提出治疗的建议,保险公司也会据此作出合理的定价。

 

数字和人工智能的算法不仅仅只是让以前的信息重新在网络世界排列一遍那么简单。伴随着数字液体的协作机制和制度体系的建立,它不仅可以将客观世界的林林总总写入执行,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我们原来对于哲学、法律、道德和伦理的思考也将纳入其中。

 

比如我们认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哪怕仅仅是存在微小的危害可能。这时候就可以将汽车自毁的代码加入到无人驾驶,当遇到危机情况的时候,它会毫不犹豫的以财产损失的代价保证行人的绝对安全。放到过去,完全依靠人类的情绪和主动控制的方法往往是靠不住的,曾经造成了无数的惨祸。

 

数字世界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早在二三十年前互联网初兴的时候就已经被频繁提及。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第一次在历史上拥有了一个极为强大的工具和思想——区块链,我们将在后面的篇章中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如果说互联网时期数字的生成更多是连接一切的必然结果的话,区块链及此后的我们将经历的(不仅仅是区块链,可能还会有更多迭代的技术),会是一个以数字为始,并且完全围绕它建设一切规则的时代。

 

 

人类将极大的加速向数字世界迁移的进程,甚至有一天我们自身的肉体、思维、意识和情感也将与之高度相连。伴随着科学革命和智能计算的持续演进,或许在二、三十年后的某个时候,会在这个新的世界出现完全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有机生命体,人类本身也会进入到一轮新的升级周期。就像我们今天的人看待远古的猿人一样,未来是否也会出现超越了今天我们所能想象的智慧边界的物种?

 

数字社会是自然博弈、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阶段,是进一步推升整体社会的生产能力,带来更高维度的繁荣和文明的必要条件。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一文明的早期状态,有时候为了能够更快的得出一个有效的结论,我们可能会暂时放弃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从“为什么”解脱出来,转而先理解“是什么”。

 

就像我们先得学习如何用木头钻出火苗取暖,而后才能慢慢了解到它背后真实的原因一样。处于数字世界早期的人类,也应该学会先让数字流动起来,再在某一天找出牵动它涟漪的那个原因。事实上,我们一部分聪明的人已经在这么去做了,我们将之称为“大数据“,这也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处理数据的形式。

 

当然,数字本身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就像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1+1=2,它看上去是如此的不证自明。虽然数学家们几千年来也都心照不宣的采纳这一结论,却直到16世纪它才最终被证明。此外,即使数学和算数看上去如此具备客观和普适性,但这并不代表其不会自相矛盾(也可以看做某个因果关系链出了问题),能够完全自洽。

 

人类的数学是建构在集合论基础之上的,哥德尔就曾证明:永远无法证明任何足以推导算数规则的集合论规则是自洽的。换言之,总有可能在某一天,某人将就1+1=3提出一项完全有理有据的证明。但无论如何,数字以其优于我们目前掌握的其他一切表达形式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将会引导人类社会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明升级周期。但是最终我们将走向何处,或许只有行走本身能够带来答案。

 

无论如何,我们将迈开步履,心怀完美,朝向无言的宇宙尽头!

 

话题:



0

推荐

李凯龙

李凯龙

21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数字机构劫波科技(公众号ID:KalpaTech)创始人兼CEO。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法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并拥有香港中文大学mba文凭。李先生曾供职中美顶级的一/二级市场投资及基金;曾于腾讯从事研究与投资工作,期间在腾讯研究院担任首席研究员;曾出任中国五百强佳兆业金融控股总裁助理职务。李先生还是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及研究生课程讲授学者。

文章